服务资讯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乐活频道 >> 服务资讯 >> 正文
做好首都文化这篇大文章
发布时间:2019年06月24日 11:10:26  来源: 北京日报
分享至:

  原标题:做好首都文化这篇大文章

  2017年8月18日,北京市成立由蔡奇同志任组长的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领导小组,明确“一核一城三带两区”总体框架。2017年9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批复《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批复明确提出,抓实抓好文化中心建设,做好首都文化这篇大文章。今年初,市委确定推进文化政策集成创新,研究面向2035年的首都文化发展意见。3月26日以来,市委宣传部列出京味文化、红色文化、网络文化、公共艺术、舞台艺术、城市形象、文化地理等19个专题,组织系列研讨。6月17日,杜飞进同志主持召开首都文化发展政策座谈会并讲话。

  专家学者在研讨中提出,一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的理念、格局、路径逐步清晰,这是指导文件起草的基本遵循。二是新时代首都文化建设的目标、布局、步骤逐渐明朗,新版城市总规对文化中心功能提出总体要求,标定了文件起草的基本框架。三是首都文化在首都发展和治理现代化中的作用更加凸显,必须深入谋划首都文化的战略安排和中长期发展,切实提升首都核心功能。四是经过新中国成立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的探索实践,首都文化建设形成的规律性认识和创新性做法,为研究起草总揽性的政策文件提供重要参考。

  新时代首都文化是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和建设全国文化中心的文化,是共建城市精神家园和共享现代文明滋养的文化,是彰显文化自信和多元包容魅力的文化,是标识国家形象和体现中国价值的文化。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与中央对首都文化建设的要求对标对表、实现联动。对标,就是要坚持“二为”方向,坚持“双百”方针,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联动,就是要加强北京与全国各地的联动,加强北京与中央在京机构的联动,加强北京与世界的联动,用京华大地的生动文化实践体现价值追求、文化担当。

  新版城市总规明确,到2035年成为彰显文化自信与多元包容魅力的世界文化名城;到2050年成为弘扬中华文明和引领时代潮流的世界文脉标志。新时代首都文化发展,必须在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领导小组的统筹指导下,聚焦这一战略安排,发挥首都凝聚荟萃、辐射带动、创新引领、传播交流和服务保障功能,与国家现代化建设同频同步,与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建设同频同步,把北京建成首善之区、模范之地。

  国家首都,四方观仰,必须画好中国梦同心圆,使全市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打造中华民族团结安定的中心。繁荣发展新时代首都文化,要抓紧抓好理论舆论、文化文明,围绕共建城市精神家园、共享现代文明滋养,向郊区、社区下沉,往场景端、数字端用力,深化事业、产业协同,破解一个根本问题、两个关键问题。一个根本问题就是文化供给“好不好”“精不精”,两个关键问题就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后一公里”不畅通。

  首都文化承文明之血脉,集八方之精粹,保护和擦亮中华文明金名片,必须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围绕新版城市总规提出的四个层次、两大重点区域、三条文化带、九个方面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抓好古都文化、红色文化、京味文化、创新文化建设,促进数字化运用,催化集成式创新,实现表征化呈现,凸显当代价值和世界意义,建设“最传统”“最创新”的城市。

  今日之北京,不仅是当代中国的首要窗口,也是世界文明的东方乐土,代表着欢乐祥和、安居乐业。北京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要突出宜居,增强文化上的获得感幸福感;要融入国际,为世界和平发展贡献地方智慧。目标设计上,要打造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高地、革命文化传承和弘扬高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高地。内容安排上,对内服务全国,形成文化“进京城”效应,对外展示中华,形成文化“走出去”效应。

  北京是中华文明的文化中心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阎崇年:研究首都文化发展政策,应当考虑其出发点。这个出发点即北京是中华文明的文化中心,具体有两方面考虑。一个是纵向考虑,北京有70万年的历史,是从元明清到现在持续700多年的中华文化中心。历史之悠久、文化之深厚,在世界前十的大国首都中,无出其右者。另一个是横向考虑,从历史文化学来看,中华文明由五种文化形态共同组成,其交汇与播散的中心在北京。一是中原农耕文化。这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主体和灵魂,核心地域的面积达300多万平方公里。二是西北草原文化。在明清强盛时,区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公里。三是东北森林文化。地域面积总数约300万平方公里。四是西部高原文化。面积亦约300万平方公里。五是沿海及岛屿海洋文化。任何一种文化形态都不是单一的、纯粹的、孤立的、凝固的,而是复杂的、多元的、变化的、交融的。自元代定北京为大都,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华文明的文化中心,这是由数千年文化史演变而逐步形成的。

  从长的历史跨度看,目前,北京文化发展面临非常好的时机。三皇五帝、唐宗宋祖、康熙乾隆,中国从来没有实现人人吃饱饭的历史,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望,人人都可以吃饱饭。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实现了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文化繁荣。

  制定面向2035年的文化政策,北京应做出无愧时代、无愧全国文化中心地位的贡献。一方面促进百花齐放,另一方面抓重点文化工程,出精品,出传世之作,出时代标志性的著作。一部精品胜过一百部平庸之作。明朝用5年时间出了《永乐大典》,清朝用了18年时间完成《四库全书》。今天信息技术发达,大数据运用普遍,条件比历史上都要好,一定要拿出精品力作。建议重点推出两套北京文化丛书。一套是红色文化丛书,将五四运动以来的有关革命历史资料应收尽收,集结成丛书。一套是北京古籍文丛,将北京考古、档案、文献的重要资料,汇集起来,形成文字版本和数字版本,世代传下去。

  运用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制定政策

  清华大学教授、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熊澄宇:首都的文化建设内涵丰富,范围宽广。从战略角度看首都文化政策,应运用好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

  系统论简要说就是,任何一点都是系统的组成部分,牵一发而动全身。我们谈北京市的文化发展,要考虑北京在大系统中的坐标定位。把这个坐标想清楚,一个看时间轴,一个看空间轴,还要看发展的方向轴。时间轴上,北京新版城市总规,规划目标到2035年,远景展望到2050年,现在做的事情,包括三个五年规划在里面,这是北京的独特优势,要有洞察力、前瞻性。空间轴上,北京作为首都,对于全国来说,起到聚集效应;对于世界来说,起到放大作用。发展方向轴上,北京的城市发展目标是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和谐”是人们精神层面的价值观,“宜居”的人居环境体现的是物质符号,“之都”是行为规范制度方面的引领示范。文化的三个层面,物质符号的、精神价值的、行为规范的,在“和谐宜居之都”目标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信息论强调决策的科学性源于信息的完整性,从这个角度看资源的梳理和整合。一方面要建设科学的、完整的、权威的大数据,另一方面要整合北京自己的信息和资源数据。人才是北京最大的优势资源。北京应立足优势,在小政府、大社会中间创造形成资源统筹机制,充分促进资源转化和效能发挥。

  控制论就是反馈调节,再反馈再调节,直至目标。调节涉及到科学的指标体系。文化指标体系以前常用的两条标准是主旋律和GDP,主旋律意在社会效益,GDP意在经济效益。而从文化属性看,文化潜移默化、浸润人心,文化产业与衣食住行直接相关,还应关注普通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将其作为指标体系的第三维度。目标明确之后随之应建构一套科学的评估体系,以利于根据反馈进行政策调节。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和亚洲文明对话大会重要讲话中强调的关键词,可以作为北京政策制定的指路明灯。一是多元,多种文化和文明共存;二是平等,既关注本地居民也服务外来人口;三是包容,展现大国首都胸怀;四是互鉴,注重与国内和国际交流互动。

  发挥当代艺术在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

  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理事长李文华:当代艺术是当今艺术领域最主要的、国际通用的艺术语言,是创新的艺术,反映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对当代艺术的梳理、积淀、研究,事关我国在国际艺术领域的话语权。当代艺术的本质不在于塑造形象,而是聚焦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使用的材料、工具也在向更广泛的内容延伸。当代艺术是稀缺资源,无论是艺术家、创造力,还是好的作品,都是穷尽人的智慧而成之。

  而从全球范围看,华人群体已经成为当代艺术最活跃的主力,中国是当代艺术最活跃的地区。北京应鼓励当代艺术发展,探索从艺术基金、专业奖项、美术场馆、艺术园区和艺术品保税区或自贸区建设等方面,支持当代艺术的学术研究、展览活动,努力打造当代艺术的国家队,聚集、积累创新的艺术资源。

  当代艺术在工业化和现代化中具有重要作用。产业链条的制高点是设计,而设计的艺术源头是当代艺术。对我们生活影响较大的工业品,多是技术和艺术的完美结合体。要高度重视当代艺术在科技创新、企业孵化、公共项目中的作用。当代艺术同科技融合发展,对于拉动工业化的进步和创新有着实实在在的作用。现在很多企业特别是中小科技企业,普遍存在重科技、轻艺术的情况,项目很多,但孵化成功率并不高,缺的是创意,是原创。原创光靠科技还不够,要有艺术的力量催化、成形。通过搭建对话交流平台,在科技园区建设当代艺术美术馆,在公共区域恰如其分地设置当代艺术作品,助力市政建设等方式,鼓励当代艺术家更多地参与科技和公共项目,鼓励更多的企业家、科学家同艺术家碰撞灵感,为企业创新开辟新天地。

  首都文化发展必须重视景观与文本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唐晓峰:人类知识增长依靠三种文本,一是书面文本,包括历史文本和当代研究的优秀成果。二是口头文本,人们交谈中获得大量的知识。还有一个是景观文本,大地上离不开景观,景观不是死的。大地上的景观是文化传播的一部分。

  从景观文本看,首先应注意空间的整体性。比如大运河作为世界文化遗产,通惠河、积水潭都是其中的景观,但是南新仓,目前有六七座古代的粮仓,与其他省市粮仓遗址相比,作为皇家粮仓的建筑形式非常独特,应同通惠河联系在一起,彰显大运河文化遗产的整体性。还应注意历史的整体性。以长城为例,人们只看到雄伟壮观的明长城,却忽略了早期的长城景观。燕山山脉上遗存了大量的苍老的北朝长城,与漂亮的明长城并存,形成了鲜明对比,体现了历史的衔接性和差异性,也是北京地区长城文化独有的内容,应加强完整的历史讲述。

  景观的关联性和整体性的呈现需要依靠文本。总体上看有两个问题,一是文本的集纳传播需要加强。这方面要有一个平台,集纳北京历史文化的重要古代文献和当代优秀学者的研究成果,比如北京市已经建立的“北京印迹”网,应扩大延伸覆盖,做到一网打尽、滴水不漏。比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部门每年引导支持学者研究,经常涌现精品,如何使其真正发挥社会效益,并面向各级领导干部、青少年等群体形成有效传播,不能让它束之高阁。另一个是文本的加工需要加强。北京悠久历史中,很多故事应该传承下来、流传下去。比如我党早期领导人在香厂地区的斗争事迹,作为历史发展的组成事件,应加强加工。

  公共文化服务是老百姓生活中的文化

  北京大学教授、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主任李国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文化强国的基础工程,是文化领域中政府最应关注和重视的内容。它不是精英文化服务,也不是艺术家文化服务,而是老百姓生活中的文化。

  从北京市公共文化服务的实际出发,有五个方面的工作需要推进。第一,以区一级为中心,缩小地域单元,减少行政层级,充分考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半径和可获得性。第二,着眼建设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充分考虑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强京津冀公共文化共建共享。第三,以社会化路径解决公共文化服务“好不好”“精不精”问题。第四,政府作表率促进资源共建共享,充分释放中央、市、区三级文化资源效能,在全社会形成带动效应。第五,开展面向2035年、2050年的公共文化国际比较研究。

  面向未来,北京公共文化服务应重点解决覆盖面和适用性的问题。完善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明确服务项目、支付类别、服务对象、质量标准、支付责任等要素。完善公共文化设施体系,在基层文化点的布局和质量上发力,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在区和街道之间设置一个层次,建设地区性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一批标志性建筑,体现国际先进理念和潮流。实现高质量发展,从管理到运行,从内容到方式,更好地向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对表,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治理方式现代化,推进数字化、智能化发展,体现引领示范作用。

  打造跨界时代的国际网络文化之都

  工信部互动媒体产业联盟副秘书长杨崑:展望2035年,我们面对的将是一个由技术、网络飞速发展所带来的跨界融合时代。在这个大场景下,文化未来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实现供给能力、传播能力和承载能力的全元创新和结合驱动。

  现阶段文化传播能力的建设依然是各方普遍关注的焦点,通过过去十几年互联网文化和传媒的发展实践证明,传播能力直接决定着文化的话语权。北京在这方面的布局未来应考虑三个发力点:一是抓模式输出,比如北京在区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方面已经形成样板,进一步发展成为全国可复制的模式,就能形成带动北京文化产业输出、技术输出、资源输出的龙头。二是服务好行业领军企业,北京创业综合成本偏高,建议考虑在全国建立一批联合创新区,将一部分创新创业项目放在这些地区,但可享受北京科技文化政策的直通车,形成北京市文化产业大环境的延伸。三是面向京津冀乃至整个北方地区,通过平台建设、人才聚集、重点项目布局等方面打造区域性龙头。

  在承载能力建设上,由于数据资源将成为跨界融合时代的基础资源,成为大文化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应利用工程或平台的方式,加快推动以亚文化圈为主题的数据资源建设,精准细分文化社群,把北京地区和北京所引领的互联网公司、广电部门、实体场馆、电信运营商和社群代表等各个方面的数据资源都联结起来,形成文化多维度场景的立体数据汇聚大生态。整个工作不仅需要专业机构参与,还要通过模式创新把北京居民、北京文化圈辐射的社会各方面人士都组织起来,形成全民共建北京文化数据、共建北方文化数据、共建中国文化数据生态的局面。这一大生态的建立将在文化数据上形成资源集聚、方法创新、标准制定和人才队伍的独特优势,提前布局新时代北京文化的城市核心竞争力。

  跨界融合时代将出现媒体泛在化、文化泛在化趋势。在某种意义上,文化将成为经济发展的直接拉动力。现在有小的创业团队抓住“文化IP带动消费”蕴藏的商机,推动网红现象同产业制造企业直接结合,这是文化泛在化的典型案例。北京应布局互联网+全国制造、文化+全国消费的专项示范工作,立足设计、研发优势和文化、人才优势,定向扶持一批工业文化、工业设计、互联网+智能制造的跨界服务团队,打造面向垂直领域的文化创新高地。

  北京作为互联网基础资源和管理资源富集的地区,在网络文化的供给上应有所作为。立足全国、面向全球,破解国内文化走出去过程中出现的零敲碎打、单打独斗的局面,通过国内资源向北京聚合来支持中国文化向外的延伸。打造具有鲜明民族文化、本土文化特色的城市意象,像巴黎输出浪漫、纽约输出时尚一样,形成中国意象鲜明的文化输出内容,把北京本地的品牌打出去。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要研究价值体系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陈同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从为什么保、保什么、怎么保三个方面看。“为什么保”中央精神很明确,“怎么保”“怎么传”各界谈得比较多,而关于“保什么”“传什么”则应该做一个自上而下的系统设计。

  从文化建设来看,实际上我们有一个任务,就是讲述中国故事,讲述北京故事。什么是中国故事?就是中华文明的特征,在人类文明史上,中华文明是有代表性的。那么,北京有什么样的代表性,有什么样的特征?有必要做一个价值体系研究,形成系统性的东西,用以指导后续的保护传承和文化建设。

  北京是中国传统社会文化发展的集大成者,是传统文明融汇交错的地域,是金元明清800年来的政治中心,具有讲求礼制的独特城市空间秩序。从周口店到当代,从政治、文化、地理等,每个方面都有它的特征和具体物证。一个故事接一个故事,每个故事都支撑一定的价值特征,包含着各类历史文化资源,最后以一个完整的体系展现出来。

  价值体系研究要把握三个方面:第一,打破文物、住建等相关职能部门界线,从全市层面来整合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资源。第二,看北京要从中华文明来看、到世界语境里看。我们发现,离开熟悉的文化语境,中华文化往往不能得到很好的表达。要从人类文明的高度去解读中华文化,跳出自言自语的状态。第三,参照世界遗产路线,在比较中建立北京价值体系的特征。世界文化遗产评估中通常要切几刀做比较:第一刀和同期历史文化比,第二刀和中国境内同类比,第三刀和东亚地区相比,第四刀和世界同类比。原本熟悉的特征在比较的视角下更能突显特点,北京的文化价值特征也能在比较中更加清晰。

  城市文化建设应把握四组关系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教授周尚意:城市文化建设,一方面要把握该做什么,另一方面要把握不能做什么。一般而言,该做什么是不能穷尽的,但某个城市、某个时期不能做什么,这是比较容易想清楚的。在做与不做之间,有四个比较难于把握的问题,一不小心就容易掉入陷阱。

  第一,追求文化产业的GDP和避免人性异化的关系。一个城市的文化产业发展得特别好,但与此同时,也可能催生了一代高强度工作制下的年轻从业者。这种被强制灌输的加班文化,压缩了劳动者的生活时间,可能导致马克思所说的人性异化。这是城市文化产业发展必须注意的。

  第二,文化包容和文化批判的平衡。城市文化建设经常会遇到古文化和今文化、雅文化和俗文化、中华文化和外来文化孰优孰劣的问题。文化的自信来自我们对任何文化都有清晰的判断,既懂得如何尊重、包容他者文化,吸纳自己和他者文化的精髓;也懂得甄别和批判自己文化和他者文化中的糟粕。

  第三,倡导人文精神和发挥科技力量的平衡。当前铺天盖地的新技术力量推动着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不断发展。科技的力量确实可以培养出一个全新的文化消费群体,创造出一批高技术含量的文化产品,造福人类。但是文化发展最终还要回归到人的力量,回归到人的伦理道德基准上。

  第四,历史宏大叙事和地方叙述魅力的平衡。在城市文化通过建筑、雕塑、其他艺术作品表达出来时,如果过于强调宏大的、抽象的符号,就会冲淡城市文化的多样性和真实感。有时城市里一个小地方的文化表达,就能真正感动人们。比如北京金鱼池小区放置的雕塑——小妞子,她是老舍作品《龙须沟》中的苦命孩子。透过这个雕塑,当地人可以唤起远去的生活记忆,其他的人可以看到,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初,首先选择城市最穷、最破、最脏的居住区进行改造。这个雕塑既叙述了龙须沟地覆天翻的故事,也折射了大时代进程中的一朵浪花。

  稳妥把握这四组关系,将推动首都文化展现出人文性的高度、包容性的广度、文化自觉的深度、文化创造的新度,这是首都文化应有的样子。

  城市公共空间要涵养烟火气、人情味

  三联书店编辑周玖龄:北京文化具有多元叠加性,不同身份群体内部交往频繁,但彼此之间存在隔阂。城市文化不可能脱离城市生活的根基和居民生活经验的供养。一方面多元叠加构成了北京文化的生命力,另一方面形成广泛认同的城市文化需要大量的公共对话。

  北京应涵养具有烟火气、人情味的公共交往空间,通过公共交往让市民更好地认同城市文化。而公共交往空间的建设,重点在于开辟空间,而不在于空间之内填补的具体内容。有胡同生活经验的人会有感觉,尤其是大杂院,经常有一些居民坐在门洞里聊天,慢慢熟悉起来,对邻居有了感情,从而对街道有了感情,这就是一个认同感形成的过程。现代城市中很多新的中间地带,比如各类口袋广场、健身广场,都可以被很好地利用起来发挥交往功能。归根到底,城市公共空间的塑造应以人为尺度展开,充分考虑人的生活需要、审美追求、交往需求,注重便利性、舒适度。

  城市建筑也是公共空间的一部分,不论是不是公共建筑,都会承载一定的公共功能。纽约市要求所有的建筑都必须预留出一定的公共陈列空间,陈列艺术作品,它的城市景观因此而更加丰富多彩。北欧一些国家也有这样的经验,比如丹麦大概有十几个城市明确立法规定,城市一楼的临街店铺不得引入银行保险公司。因为其立面非常枯燥,业务也非常单调,不能提供审美、交往的功能。北京布局城市公共空间,可以借鉴这些经验,通过预留公共陈列空间、雕琢楼宇立面设计,提升城市艺术感,拉近城市景观与民众生活间的距离。(文字整理 谭一鸣 郑芳芳 谢玉璇)

  

责任编辑:邓蕊丹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