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生活频道
云南文旅地产何去何从?
2018-04-12 19:23:12   来源:云南网
分享至:

记者 孔垂炼

随着房地产渐入存量时代,传统以营销为导向的开发模式逐渐难以为继,文旅地产何去何从,已成为云南业界相关人士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当前,在乡村振兴战略和特色小镇建设如火如荼推进过程中,云南文旅地产持续“高烧”,大有卷土重来之势。然而,随着房地产渐入存量时代,传统以营销为导向的开发模式逐渐难以为继,文旅地产何去何从,已成为云南业界相关人士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正如国家旅游劳模大师、云南旅游职业学院教授姜若愚所言,文旅地产也好,特色小镇也罢,它代表的不仅是地产,更要求文化产业、旅游业、房地产业三者结合。对行业而言,特色小镇或文旅地产项目推进得当,既能产生新经济、新动能,又能创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发展新空间;推进失当,就有可能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留下遗憾,故而需要及时规范纠偏。

“当前,云南需要加以警惕的是,若继续用盲目照搬、定位不清、无差异化、无特色亮点等方式推进,云南的大量特色小镇项目或许也只能迎来被淘汰的命运。”姜若愚说。

大批文旅地产项目夭折

一段时期以来,我国旅游业以及文化产业长期同比高速增长,吸引了众多房企进军文旅地产领域。然而,在2012年到2014年的全国文旅地产疯狂发展之后,行业迎来2015年“大萧条”,盲目跟风、经验匮乏、照搬传统地产盈利模式等各方面因素,均造成市场无情“洗牌”,让大批文旅项目被“扼杀”在摇篮里。

2012年,云南兴起文旅地产开发热潮,一次性出现了10个最小体量也高达1600亩的文旅项目。截至2015年,其中就已经有部分项目销声匿迹。

回顾2012年-2014年,全国包括云南就已进入了文旅地产的疯狂发展期。据国家统计局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2014年我国年均新增文旅地产项目近2200个,平均增速高达83%,截至2014年年底,全国文旅地产项目合计7965个,其中大型在售项目有589个,这些在售项目平均存量达到2043套,而平均去化速度仅有12套/月,完成存量去化需要14年之久。

就云南而言,2012年4月,省政府提出了十大历史文化旅游项目建设,预估总投资近千亿元,并且遍布昆明、曲靖、玉溪等8个州市。但是,除了昆明古滇历史文化旅游项目(古滇名城)、大理古都历史文化名城(大理王宫)、玉溪澄江帽天山历史文化旅游项目(欢乐大世界)3个项目仍在继续推进中,其余7个文旅项目均无明显实质性进展。

本报记者梳理发现,截至2015年中旬,总占地3224亩的曲靖三国历史文化旅游项目,自2014年1月开工就几乎没有明显进展;总占地3569亩的广南地母历史文化旅游项目,开工最早,自2013年1月动工之后,进展几乎没有;元谋古人类历史文化旅游项目,体量最大,总占地27395亩,相关进展信息寥寥无几;禄丰恐龙历史文化旅游项目总占地7032亩,2014年11月开工之后,进展停滞在前期工作阶段;总占地14000亩的西双版纳南传佛教历史文化旅游项目,其动工消息迟迟不见;普洱茶祖历史文化旅游项目,未有明显进展消息;而总占地4100亩的巍山南诏历史文化旅游项目,也中断了推进消息。

以上7个云南本土文旅地产项目,在2015年几乎全部停滞。此后,其中的元谋项目在2016年1月举行了奠基仪式,普洱项目建成柏联普洱茶庄园和柏联精品度假酒店,巍山项目的部分项目由巍山县政府自筹资金动工建设。但时至今日,这3个后续略有进展的项目也鲜有消息传出。

回顾2015年发生的行业“洗牌”,造成了全国及云南多个文旅地产项目被淘汰。从2017年起,全国和地方规范文旅地产的政策相继出台。可见,2015年的文旅地产开发低迷期,对行业的冲击不言而喻。

文旅地产是泛地产的一种概念,也是地产和其他行业的结合体,比如旅游行业和地产结合,就成为旅游地产。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文旅地产已不新鲜,只要有文化旅游的地方,就可以做文旅地产。但实际上,有的旅游地产却在破坏当地的旅游资源。

“文旅地产要对当地文旅资源做补充,不能本末倒置。”姜若愚说,云南的旅游在自然和人文方面都较为充足,但不论中央、地方或乡镇,都要深入了解自己的定位与核心竞争力,先梳理再规划,大地方做大,小地方做小,人多的地方做大,人少的地方做小,即使“小而精”也能做强。

文旅地产,从几十万平方米甚至到几平方公里的开发,周期一般需在3年-5年以上才能形成规模效应,而大部分项目前期基础设施落后,配套不完善,不能像市区住宅楼盘一样进行预售。因此,必须找到一种全新的开发模式。

在姜若愚看来,无论是文旅地产还是特色小镇,要想有所发展,必须考虑3个层面:首先,政府要相应地用政策控制行业动态;其次,地产商要找到项目定位以及利润点;最后,保护资源,做出差异性。

警惕特色小镇盲目开发

近年来,随着国家、云南省对特色小镇建设支持力度的不断加码,打着“特色小镇”项目旗号大肆进行文旅地产开发的势头,似乎又卷土重来。

仅今年3月份,云南就至少有3个超千亩级别的特色小镇项目进入行业视野。包括面积约5000亩的昆明市文旅大盘春湖国际项目,规划面积高达8190亩的安宁市温泉楸木园、牧羊湖片区的复合型特色旅游度假小镇项目,规划面积4905亩的泸西县城子古村特色小镇,瑞丽市竞翔信鸽智慧特色小镇等。

得益于政策的加持和资本的推动,巨大的行业张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开发商加入特色小镇的开发。2017年4月,省政府出台了《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特色小镇发展的意见》,其中提出,云南力争到2019年将建成20个左右全国一流的特色小镇,80个左右全省一流的特色小镇,并且省财政对每个特色小镇建设安排1000万元启动资金。

不难发现,云南特色小镇近年来纷纷启动,其建设热潮也愈演热烈,项目开发主体既包括本土大、小房企,全国百强巨头,也包括实力与资质皆一般的企业混迹其中“钻空子”,而相关部门此前多次强调,不得借特色小镇之名变相搞房地产开发。

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在2017年对各地区特色小镇和小城镇建设进行了大量实地调研,发现需要引起高度关注、及时规范的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为7个方面:包括概念不清、定位不准;盲目发展、质量不高;同质化严重、特色不鲜明;政府主导倾向明显、市场化不足;重物不重人、搞形象工程;盲目举债、积累债务风险;房企过度参与、小镇地产化。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副主任乔润令此前表示,特色小镇建设最大的一个问题是模仿、复制、上规模的建设方式。本来特色小镇是想差异化发展的,但现在同一主题的小镇一口气报上来一大堆,和他们的初衷有很大的差别。地产商跟着到处在做特色小镇,但除了做特色小镇,他们还有一个心思就是把土地拿到手。

今年1月31日,省委副书记、省长阮成发针对云南特色小镇建设的问题明确表态,云南原来打算在3年内打造的105个特色小镇,现在看应根据当前推进的情况作一些调整,对滥竽充数、变相搞房地产开发、突破生态红线等不符合政策要求的,要坚决淘汰。

今年3月,国家发改委在印发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实施2018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的通知》中表示,对已公布的两批403个全国特色小城镇、96个全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开展定期测评和优胜劣汰。其中,增加政府债务风险的、房地产化倾向严重的、简单堆砌和碎片化开发的、无鲜明特色的、脱离实际照搬照抄的特色小镇将被淘汰。

这意味着已公布的499家特色小镇部分面临淘汰风险。其中,云南占据13个,包括楚雄州姚安县光禄镇、大理州剑川县沙溪镇、玉溪市新平县戛洒镇等项目。

云南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 字月璐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